第230章
当潼关城的老百姓得到北秦主动求和的消息,一个个是载歌载舞。
整个潼关都沸腾了起来。
大梁的老百姓,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酒馆,茶馆,餐馆,一切商铺,全部免费供人吃喝。
不为别的,就为高兴。
大家纷纷供起了武王的画像,满大街的唱赞歌。
潼关县衙门口,老百姓自发送给武王军的牛羊肉,堆了一车又一车。
李刚穿过人群,这才挤进正堂,向刘浩禀报正事。
“王爷,按照您的吩咐。北秦康王完颜昌,已经送往大黄蜂,临走时他对我大梁,尤其是王爷您,还是骂骂咧咧的。”
“骂就骂呗。”
刘浩站在正堂门口,看着眼前摆满整个院子的银子,咧嘴一笑。
“北秦这一次赔偿了咱们三百万两白银,还主动认罪,骂几声也正常。”
这一次不仅严重戳了北秦的锐气,还让北秦大出血,背后骂骂咧咧几句,刘浩也无所谓。
“咱们那八千个同胞,到哪了?”刘浩扭头看向田良。
田良连忙拱手道:“回王爷,北秦前些日子就护送咱们的战俘来潼关了,今天下午,只怕就能到。”
刘浩点了点头:“行,这八千个弟兄们的住所,衣服,都准备好没有?”
“一切安排妥当了。”王妙灵连忙上前汇报:“早在前几天,我就让城里的纺织作坊在准备粗麻棉服,今天早上还让人熬汤做饭,保证这些同胞回国,都有暖和的衣服穿,有热汤好饭。”
大梁的战俘一去北秦就是几个月,过的什么日子,可想而知,如今同胞归国,谁不激动?
刘浩道:“嗯。王姑娘办事,本王放心。这些同胞们回潼关后,通知本王,本王亲自前去迎接。”
“王爷,王爷!”
刘浩正在和大家伙商量事宜,王伦便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
“王爷,朝廷来圣旨了!”
“哦?”
听闻这个消息,大伙登时一惊。
这么久了,朝廷终于以官方的渠道,染指潼关,看来京都的那位太子爷,早就坐不住了。
李刚一下高兴得无可不可:“王爷,咱们在潼关打出了大梁是士气,声势早已传遍大梁,看来朝廷也坐不住,要表彰咱们了。”
“表彰?”
刘浩无奈一笑,摇了摇头:“只怕事情没这么简单。”
话音刚落,正堂外已经传来了太监的声音。
“武王,刘浩。接旨!”
一个三十来岁的太监,带着两个禁卫军,匆匆忙忙,就来到了潼关县衙府邸大院内。
县衙大院内,刘浩带着人齐齐站在了门口。
一见来的太监,倒有些眼熟,是太子刘斌的贴身太监吴瑾。
“吴公公,什么风把你吹到潼关来了?”
“武王,有圣旨,还不跪下接旨?”
太监吴瑾手举圣旨,示意刘浩跪下。
刘浩拱手一笑道:“本王甲胄在身,不便行礼!有什么旨意,公公宣读就是。”
“甲胄?哪来的甲胄?”
吴瑾见刘浩不过身穿一身便服,就连正式服装都没有穿,根本谈不上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