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史弘一下站出来,让几个文武都是一脸震惊。
“为何不可?”刘斌没想到这个时候史弘会出来阻拦,不过他作为自己智囊团的代表,还是想听听他的建议。
所有亲信扭头看向史弘道:“史丞相,太子殿下此计,将我们立在了道德制高点,我们完全有理由讨伐潼关的那个假武王。为何不可?”
徐枭也非常不解:“就是,如此一来,咱们即能对北秦交代,还能除去武王这个毒瘤。如此两全其美之计,有什么不可的?”
史弘摇了摇头道:“太子殿下,不可啊。”
“武王刘浩在潼关闹出了惊天动地的消息,您真以为就凭咱们不承认潼关的武王,就可以出兵讨伐吗?”
“再说了,武王目前锋芒太盛!民间又对他歌功颂德!这个时候公然讨伐武王,很容易招人非议!”
“北秦十万大军都不是武王的对手,我们三万人,能打得过武王吗?”
“一旦战事一开,大梁陷入全面内战,最高兴的并不是我们,而是北秦啊!他正好坐收渔翁之利啊!”
轰!
史弘此言一出,整个现场是一片安静。
所有亲信都没有说话了。
史弘分析的基本一针见血!
武王刘浩如今威望太大了,找这么个借口就对他开战,老百姓肯定是不服的。
再说了,北秦十万铁甲,都折损在武王之下,大梁京都集结三万兵马,能打得过武王?
到时候不过是为北秦做了嫁衣裳!
致使整个国家动荡!
无论是哪派势力,都是不想看到的。
“照史爱卿这意思,咱们就什么都不做,任由武王刘浩逍遥法外,威望日益增加,最终回京取代本宫太子之位?”
史弘的道理,刘斌都懂。
不过他实在是忍不下被刘浩骑在头上,却无可奈何的样子。
“太子殿下,老臣并非这个意思。其实驭人之术,并非只有出兵讨伐这一条。”
史弘连忙整理思绪,拱手继续道:“眼下武王刘浩锋芒太盛,咱们与之交兵,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如采取糖衣之法。”
“什么糖衣之法?”
众人都是一脸蒙圈,不明白史弘脑子里在想什么。
刘斌却听得格外认真。
史弘继续道:“殿下不如顺坡下驴,先降低身段,表彰刘浩,称赞武王是大梁的第一功臣,对武王刘浩的功绩予以褒奖,甚至可以太子之位相诱,骗武王回京!”
“如此,北秦那边好交代,民间也好交代!”
“骗武王回京?”刘斌皱起了眉头:“把这头老虎叫回来,本宫还有好日子过吗?”
“老臣说的是骗。”
史弘连忙解释道:“只要太子殿下表彰武王,甚至以陛下的圣旨,调武王回京,继任太子之位。武王于情于理,都必须回来。”
“只要他一旦交兵回京,进入了咱们的控制区域,这一切不是咱们说了算吗?”
“到时候太子殿下再把冒名顶替武王的帽子扣在他身上,以武王是顶替之身,将武王拿下。”
“他一个两袖清风,身后无兵之人?岂不是唯有束手就擒了?这就是老臣的糖衣炮弹的妙计!”
刘斌一听,简直醍醐灌顶,大梦初醒一般,由衷佩服史弘的这一招妙计。
“礼部尚书,听到了吧?一切按照史爱卿的去办,给武王下达圣旨,表彰其功绩,命他回京继任太子之位。”
“本宫这一次,要在京都来一个瓮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