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核心的地带。
也是最中间的位置。
是族长和其直系亲属的。
如萧鼎、萧厉、萧炎,都跟随萧战住在这个院里。
如果萧炎的母亲还没死。
也一样住在这里。
可惜,萧炎的母亲在萧炎三岁那年就已经去世了。
林朝辞倒是想结个善缘。
但那时同样只有三岁的他,还没那个能力结善缘。
更何况,他初来乍到。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他要是暴露出能让人复活的能力,那就不只是怀不怀璧的事了,而是稚子持金行于闹市,纯属于找死,他可不敢赌人性中的那份善与恶。
所以,也就只好作罢。
相邻的,也是围绕着族长和其家眷居所而建的,是大长老一脉、二长老一脉、三长老一脉的小院,规矩也是一样的,本人和其家眷居住。
再往外一圈。
就是像林朝辞这种。
与族长一脉、大长老一脉、二长老一脉和三长老一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才能住在这里。
而再往外,才是萧薰儿等人住的内区的边缘地带。
这个区域里的房子能给住在这里的人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身份上的证明,证明他们是萧家子弟。
不管所在的这一支衰落与否。
只要还没绝种。
萧家就仍有你的一席之地。
至于边缘区之外,则是外区了,外区是给一些仆役住的地方,萧家虽然谈不上什么高门大户,但也不是一切事务皆由自己人亲力亲为的那种小家族,该有的生活基础配置还是有的。
比如说浆洗婆子。
比如说采买小厮。
比如说前堂厨娘。
小灶是小灶,大灶是大灶。
像林朝辞、萧炎、萧厉、萧鼎、萧宁等萧家子弟,确实会派侍女或小厮,去后厨打饭,但后厨只是小灶,专供萧家子弟,这些侍女和小厮也是需要吃饭的,碰见一个像林朝辞这样的好主人,可以不用折腾,在小灶里打饭的时候多打一点,把自己的日常饭量带出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但像那些碰不到好主人的仆役,就只能和其他家生子与那些连家生子都不是的普通仆役,一起吃大锅饭了。
这个大锅饭,指的就是前堂。
上千张嘴不是那么好满足的。
别以为这个数据很夸张,不可能。
事实上,这个数据已经很保守了。
乌坦城的人口数量过百万,萧家作为乌坦城的三大家族之一,刨除那些体内流淌着萧家血液但未能登上萧家族谱的人,比如说萧家女嫁出去了,不管她生了多少子女,不管她的子女跟萧家的关系有多好,她虽然会被萧家承认,是萧家的一份子,但她的子女则不会被萧家承认,但要是萧家真发生了什么事故,不小心把这个回娘家的萧家女卷进去了,她的子女虽然是外人,但也会帮着他们的母亲,也就是这个萧家女,一起挽救萧家就是了,这也是萧家对下面很多小家族拥有裹挟能力的根本,说白了,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总之,言归正传。
只说那些登上萧家族谱的族人。
数量就已经突破了八千。
外嫁的数量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但再怎么说也不至于外嫁出去三千,毕竟,为了保持血脉纯净,一般来讲,出了五服就可以内部消化。
所以,即便按照以上那个不可能的数据估算,萧家内部的人口数量,保守估计也在五千以上。
虽说在这五千人里。
有十分之九的人都是因为年满十五周岁境界未能达到斗之气七段,没有资格留在萧家内部修炼,多被派出去经营某些商铺,或是担任某些职位,比如说萧家坊市的巡逻队就是一个好去处,总之,安排工作,但就是没前途了。
但剩下的人依然有数百。
而且,算上小孩子。
也就是那些十五岁以下的萧家子弟。
萧家内区的日常活动人数就能破千。
另外,那些虽然无缘留在内区,因为年轻时的种种原因,疲懒或懈怠,从而导致在十五岁成人礼上没能达到标准,以至于被安排工作的萧家子弟,虽说是被安排工作,但他们的家还是在萧家这边,只是说他们没资格继续住在内区罢了,也没资格享受那些福利待遇而已,并不是说他们连住在外区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