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金碧辉煌的燕王府会建在禅城的要害位置,没想却在偏僻的巷子中。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照在斑驳的巷墙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出清脆的声响,惊起了墙角几只觅食的麻雀。
两人骑马,胥子泽带着景春熙七拐八拐,拐过好几条小巷后,终于去到了一个豁然开朗之处。
景春熙不由得勒住缰绳,眼前的景象让她微微睁大了眼睛。狭窄的巷道出来突然变得开阔,仿佛从一个逼仄的世界突然踏入另一个天地。
道路两旁栽种着整齐的梧桐树,树影婆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眼前不再是小巷子,而是两边通达,可容三四辆马车并行的大道,“这条路的两边都是直通城门,一边往东门,一边往南门。”胥子泽刻意在这条道上驻马,给景春熙做讲解。
他修长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方向,夕阳透过树叶的间隙在他俊朗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景春熙第一次注意到他说话时喉结的轻微滚动,以及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冷意的眼睛此刻竟显出几分柔和。
“这一大片都属于燕王府的地盘,所以极少有其他车马会从此路行驶,否则也会有人盘查。”胥子泽继续说道,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景春熙心里有疑问,那为什么他们一行车马进来的时候,没有遭到盘查?
她环顾四周,这才现道路两侧每隔一段距离就站着身着褐色短打的侍卫,他们像雕塑般纹丝不动,却在她目光扫过时微微颔致意。显然,他们认出了胥子泽的身份。
终于在道路的右侧大概半里地的地方看见了一座具有岭南特色的大宅,青砖瓦房,门头足有一般百姓房子的两倍那么高。
宅院飞檐翘角,檐下悬挂着精致的铜铃,在微风中出清脆的声响。院墙高大却不显压抑,拐角的墙上爬满了常春藤,在夕阳映照下泛着金绿色的光芒。
不用拍门,胥子泽只吹了一个响哨。那哨声清脆悦耳,像某种鸟儿的啼鸣。就听到头顶上方传来响动,还有人招呼,"小主子!"那声音洪亮中带着欣喜。
景春熙往上一看,原来房屋接近瓦顶的位置有个四方的口子,那里俨然有人在站岗。那是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侍卫,古铜色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随之"哐啷"一声,八扇的大门从正中间开了两扇,又有人招呼,"小主子。"
这次是个年约五旬的老管家,花白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眼角堆满笑纹。
胥子泽冲他点了一下头,叫“陈爷爷”,就牵着景春熙往里走,一面走一面问,"父王可等着了?"
"等着呢!前院已经开始摆饭。"马上有小厮出来,领着他们往前院去。
那小厮约莫十五六岁,机灵的眼睛不住地往景春熙身上瞟,又赶紧低下头去。
穿过前庭时,景春熙注意到院中栽种着几株高大的玉兰树,这时候已经开出了花苞,树下石桌上还摆着未下完的棋盘,显然方才有人在此对弈,许是等得烦了。
"哥,"
"大哥,"
“大哥,您回来了。”
台阶上两个五六岁的男孩一面喊,一面跑下来,几乎是蹦跳着的。
他们脸上都是欣喜,跑得快的那个靠近就抱住了胥子泽的腰,小脸在他衣袍上蹭了蹭;慢的那个只好搂住一条胳膊,仰着脸眼巴巴地望着兄长。
景春熙庆幸自己及时撑开了胥子泽紧握的手,否则定要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撞个趔趄,也会遭人误解,毕竟他们年岁也不小了。
没跑下来的一个年轻妇人,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站在台阶上,一直看着胥子泽笑。
妇人约莫三十出头,面容姣好,眼角已有细纹却更添风韵,一袭淡紫色罗裙衬得她气质温婉。
小姑娘则穿着鹅黄色的衫子,扎着两个小髻,正咬着嘴唇羞涩地笑着。
这一下,把景春熙本来忐忑的心都平复了。她原以为,胥子泽是个被后娘虐待的受气包,父不慈子不孝,兄弟姐妹不睦,没想看到的大却大相径庭。
这时候,人家一派家庭和睦,兄友弟恭的大团圆场面。她不禁为自己先入为主的猜测感到些许惭愧。
“大哥,父王等您太久,正在生闷气呢。”两个男孩虽然长得不是太相像,但景春熙依然猜得出,他们是双胎。
一个眼睛大而圆,另一个则继承了胥家特有的凤眼;一个活泼好动,另一个则显得文静些。
“还不叫姐姐,”胥子泽一手抓住一个小家伙的手,脸上没见多少笑容,说话的时候嘴角却是翘起的。他那双总是冷峻的眼睛此刻柔和得像化开的春水,让景春熙不由得看呆了。
"姐姐!"
“姐姐安好。”
两个都是很乖的声音,喊的时候还昂起头、侧过脸盯着景春熙看。大眼睛的那个甚至伸出小手,好奇地碰了碰景春熙的衣袖。
"弟弟们好!"景春熙摸了摸靠在自己身边男孩的头,那柔软的丝触感让她心头一暖。男孩身上还带着孩童特有的奶香味,让她想起自己远在家乡的浦哥儿。
"泽儿,可回来了,饿了吧?快进屋吃饭。"年轻妇人笑容非常真诚,眼角泛起温柔的细纹,不像是会苛责人的。
她向前走了两步,裙摆上的暗纹在夕阳下若隐若现。看见他们迈上台阶,就连忙招呼,声音温润如玉。
小女孩又喊了一声"大哥",声音细细的,像春日里初生的嫩芽。
胥子泽点头答应后,冲妇人行了一礼,喊的却是,"姨母"。这个称呼让景春熙心头一动,看来胥子泽内心还是有心结,亦或者是对生母爱之至深。
景春熙连忙躬身朝妇人福了一礼,甜甜喊道,"请王妃安,熙儿叨扰了。"动作标准优雅。
"不叨扰,不叨扰。难得泽儿往府里带朋友。"燕王妃一面说,一面上下打量景春熙。那目光温和却透着精明。
她从景春熙的髻一直看到裙角,最后停留在她腰间挂着的那枚玉佩上,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
喜欢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请大家收藏:dududu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