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政府武装更是一败涂地、一溃千里。
大量的反政府武装的民兵,成了俘虏。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其中有一些是原政府军的士兵,原本在半个月以前,他们就先投降反政府武装,结果现在又投降曙光军事公司。
出人意料的是,曙光军事公司对待俘虏的态度,并没有全部接收,也没有全部处决。
而是统一运到首都,进行公开审判。
尽管反政府武装的民兵,大多血债累累。
但也得要先进行审判,再进行处理。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就是个形式。
但不管外人怎么看,这个形式就是很重要。
这直接决定了,曙光军事公司跟原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不一样。
不会对俘虏不经审判就随意处决。
在曙光军事公司对反政府武装重拳出击的时候,闪闪集团这边的形势,也正如苏晓所预料的那样发展着。
在一开始,闪闪集团的其他高层,也都怀疑这可能就是曙光军事公司的驱虎吞狼之计。
目的就是为了让闪闪集团跟反政府武装打起来,以便曙光军事公司从中渔翁得利。
但是在接下来,曙光军事公司却没有跟他们动手,反而主动去撕反政府武装。
仿佛在告诉闪闪集团,他们对闪闪集团不感兴趣。
让高层们出现了分歧。
一部分高层认为,应该趁这个时候,主动去进攻曙光军事公司,和反政府武装一起夹攻,就能够将曙光军事公司赶出玻利维亚。
但是也有另一部分高层却认为,曙光军事公司打反政府武装,就像张辽打孙权一样,那是闭着眼睛随便打。
如果他们站在反政府武装那边,那跟45年入德军有什么区别?
本来他们闪闪集团跟曙光军事公司,已经“达成合作”,而且从待在首都的“古斯塔沃”那里,一直都能够得到,曙光军事公司“释放出来的善意”。
因此,不少高层也不愿意跟曙光军事公司这样,手底下养着一支精锐的安全部队的私人军事公司开战。
站队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那就是,国不可一日无君,闪闪集团的老板被不知道谁派的人给害死了,二号人物又被“反政府武装”的人给抓了。
谁来当这个老板?这是一个问题。
没有人愿意给人当一辈子的人下人,尤其是当你自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上位的时候,就更不愿意。
赛里斯有一位古人说得好——“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这些闪闪集团的高层,虽然未必听过这位赛里斯的古人曾经说过的名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比起外敌和找出杀害老板的真凶,他们更在意的是,老板死后留
下的这个空缺,应该由谁来填补上去。
除了已经死掉的一号人物,和被扣在曙光军事公司的手中,但其他人误认为是被反政府武装捕获的二号人物以外,剩下的这些高层,无论是资历还是实力,都相差无几。
就连性格和脾气也都差不多。
不过想想也是。
如果是温文尔雅、儒雅随和的好好先生,那也不可能在闪闪集团内部,谋得一官半职了。
因此,事态丝毫也不出意外的,转变为了对闪闪集团老板之位的争夺。
一开始还好。
起初的时候,大家还只是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进行讨论。
不过这燕国地图前所未有的短,很快就直入正题,聊起正事。
一聊到正事,大家也都不困了。
每一个高层,都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老板之位的垂涎,并且拍着胸口保证,如果让他当上老板,就如何如何。
但这种效果并不怎么好。
这里是闪闪集团,又不是美国。
不是像美国的议员们那样,许下纯粹只是画饼的承诺,就能获得老百姓的票,然后上去了翻脸不认账的。
而且,倾听着承诺的,也并非文化水平不高、地理和数学更是一塌糊涂的美国人民,而是同样是对老板的位置势在必得的其他高层。
要是没有上进心,这些高层也就不可能上位进入到管理层了。
这些高层并不擅长演讲,口水仗没能持续多久,就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只会支持自己当老板。
当他们十分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事态也就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
也就是用武力和拳头来证明的主题。
所有的高层都回到各自的地盘上,开始召集人手,准备将其他的竞争者干掉。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