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多想想办法,这边省一点、那么省一点,反正省下来的都是你的利润,但是有一条,必须保证质量,如果叫我现质量问题,那海豹牌三轮车也就不用销售了。”
“……”
“这么一番删减下来,就不需要oo万美金的投资了吧?”
“不需要了,的确是不需要了。”
“但我还是要给你o万美金,给你简化工艺、优化流程。”
“……”
“别愁眉苦脸了,你现在应该想一想怎么压低成本,还有整个万岛都是你的市场,没有竞争者,你造出多少根本就不愁销售。”
“可是不赚钱呀!不赚钱鱼跃汽车厂还怎么坚持下去。”
“挣钱是一定挣的,至于挣多少,这个就要看你们的聪明才智了,我再给你一项特权,可以向大学的教授们请教,共同来解决这个难题。”
“孙科长,大学教授都清高的很,又怎么会理会我们。”
“不,在万岛是不一样的,大学教授也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当然了,真有好的技术突破,你也要给人家以奖励,如果给不了,那就汇报公署,由公署来掌握专利。”
“……”
眼看着杜什库还是哭丧着脸,杨锋就知道自己下刀太狠了。
可惜说出的话不可能收回,结果稍加犹豫,他就干脆把心一横。
“如果说换更小的动机,匹马力的,成本就下来了吧?”
“匹的?那没问题了,一辆三轮车最贵的就是动机,如果真用匹马力的,我们的利润就有了充足的保障。”
“那好,就定价oo块了,其余的还是老规矩,剩下的就是你的利润。”
“啊……”
杜什库一声惨叫,可杨锋却一溜烟的离开了鱼跃汽车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选择留下了,那索性就看个够好了。
马上杨锋就带着吴万钧,一头扎进了国立野风自行车厂,在那宽敞、明亮的组装车间内,密密麻麻的工人正在干活,伴随着小推车的吱嘎声,各式零件被送到他们身旁,很快就在他们的十指间变成一辆辆的自行车。
这点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却极大快了民众的通勤、便利了大家的生活。
关键是在钢铁行业的加持下,一台野风自行车成本o块,赚o的利润,差不多在-o块间就能来到万岛民众的手中。
当杨锋他掐着表,每隔o分钟就有一批自行车被送出车间时,他终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o分钟差不多造好oo台。
那么一天就该是oo台。
关键这样的车间野风自行车厂足足有四个,如果不考虑售价的问题,很快万岛的市场就会饱和,接着就可以向欧洲乃至于美国出口了。
之前渔府的报告中就曾经提到过,现在万岛的产品比欧洲的贵一成,比美国货贵两成,可是钢铁冶炼中心一旦建成,配套的电厂也竣工的话,万岛产品马上就会和美国货持平。
尤其是这个成本还没有刨除铁矿和开采这一块,如果统统使用香肉搬来的铁矿石,那么万岛至少可以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把成本降低o。
一旦数量累积起来,这o可就是天大的财富了。
“嘿嘿嘿嘿……”
所以想到了这里,杨锋就忍不住偷笑了起来。
随即旁边的吴万钧则是皱起了眉头。
“东家你笑什么?”
“没有,就是想到了一些好笑的事情,对了对了,咱们新的种植园,建设的怎么样了?”
“基本上停滞了。”
“还是因为缺人?”
“也不仅仅是因为缺人,更关键的是公署希望把有限的人力,先集中到粮食种植上,欧洲又向我们提要求了,俄国人也希望咱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小麦和玉米……”
关于这一点,杨锋还是很不爽的。
即便是向万岛请求粮食,俄国人、欧洲人还是保持着他们一贯的傲慢。
结果万岛也没有惯着他们,想要粮食就用真金白银来换,不然就用工人换,如果连工人也没有,那就干脆把技术、专利交出来。
如此一来欧洲人自然是不情愿,俄国人也在不停的骚扰,无奈欧战打的太过惨烈,各国男性比例都是大幅减少,农业生产不振,嗷嗷待哺的民众不要说鸡蛋和水果了,面包都是完全不够吃。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署的角色没有问题。
万岛的农田可以一年三熟,种植小麦和玉米没有丝毫的问题,况且现在多储存一些,未来还能迎接快增长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