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钧他们对小区很满意,因为他们心里清楚,目前的待遇肯定是无法跟川地相比,但他们肯过来就是看中了未来、相信杨锋可以创造奇迹。
晚上七点,杨锋自掏腰包,尽整个希望城最大的努力,给所有新抵达的人员预备了集体会餐。
当那oo多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千人出头的坐下来,杨锋就高举酒杯,对他们进行了鼓励和褒奖,并且希望他们在万岛尽快做出成绩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晚上十点,集体会餐进行的差不多了,杨锋是拒绝了吴万钧等人的挽留,孤零零的离开了小区。
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他没有时间浪费在小小的体力劳动上,于是就想要离开市区,尽快赶去哇岛前线。
可谁知走着走着,旁边就忽然冒出一个人影来,还把杨锋给吓了一跳。
“三号,久违了!”
“你是……老学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说什么?”
“没有没有,我说的是崔老先生,咱们可是好久不见了,这么晚了你在这干什么呀?”
“等你。”
“等我?”
“关于万岛的教育,我拟了个章程,希望可以帮上些忙。”
“哦?”
杨锋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
这老头曾经因为简化字的事情,浇了杨锋一头一脸的墨汁,还进行过一场激烈的辩论,绝对是杨锋毕生难忘的人物之一。
后来这老头带着一群老友,专门在火种岛给华人华裔恢复中文姓名,渐渐在民间累积了不小的声望,可是杨锋没有想到他还有如此的抱负。
等杨锋接过那叠纸,还专门跑到路灯下去看,结果看着看着,杨锋心里的惊讶就浮上了脸颊。
万万没想到这崔老先生的心思是如此的细腻。
从小学课程编排开始,到中学的强化,再到高中的分流,乃至于大学的深造。
这份章程不敢说多么的惊艳,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跟万岛已经公布的政策是相当的契合。
而这就表示崔老先生对万岛的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权衡,搞不好还找教育部门的人打听了很多。
就比方说课程这一块,中文、算数、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五个主科全都是为将来中学打基础,简直是务实到了极点,还兼顾了凝聚力与民族自豪感。
等到了中学阶段,加入了英语、美术、物理还有化学,在小学的基础上开始掘学生们的潜力。
继续往上升学,一般人就开始转入职业教育,未来变成了工人、司机、船员、售货员之类的。
而学习好的则可以冲击一下大学,也就是杨锋已经创建的那o间高校。
至于在学习好和一般人中间的,则可以考虑进入职业深造学校,未来成为技工、工程师、技术员之类的存在。
必须承认已经考虑的非常全面了,完全秉承了万岛公署推行的工科教育为主为先的理念。
当杨锋放下这叠纸,先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就冲着崔老先生鞠了一躬,没想到却把老头给吓了一跳。
“三号你这是做什么?”
“崔老先生,这份东西你准备了多久?”
“差不多一年,这可是集合了我们一群老友的全部智慧,总有几分可取之处吧?”
“崔老先生你身体怎么样?”
“自然是十分的硬朗,但是三号你问这个干什么?”
“如果崔老先生愿意,身体也可以支撑,那我想请老先生出山,执掌公署的教育部门。”
“什么?”
这一刻,崔老先生绝对是又惊又喜。
喜的是杨锋肯邀请他担此重任,绝对是对他那份章程的高认可。
惊的则是杨锋一开口,直接就把整个部门给扔过来了,这可不是什么重任,这就是一座泰山。
自古以来,兴学育才都是中国人眼中的大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哪怕是离开了故土,身在南洋的华侨也不会对教育有丝毫的疏忽,所以崔老先生他们一群文化人、老学究才能鼓弄出这样一份掷地有声的章程来。
既然如此,本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心思,杨锋就斗胆出了邀请。
片刻之后,等到崔老先生郑重的点头,杨锋立刻就伸出了三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