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刘浩的分析一针见血,而且掷地有声。
高洪赵山河二人站在一旁,已经完全傻了。
没想到武王看似在家一针一线缝缝补补,但实则心怀天下,已经提前布置好了如何解决国内麻烦,同时反制北秦的具体方案。
刘炎脑子飞速运转,消化刘浩所说的这一番话。
“衣食住行,关系着天下苍生。冬天没有御寒的衣服,人就活不了。这是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话题。”
“羽绒服的诞生,不仅能解决大梁过冬的问题,还能成功反制北秦。实在是一石二鸟的绝妙之计!”
“妙啊。”
刘炎连连夸赞道:“大梁有了羽绒服,就不再需要羊毛。而北秦今年生产的羊毛,将会全部堆起来废掉。”
“北秦朝廷为了让他们的子民不卖羊毛给我们,肯定也投入了不少的成本。”
“这羊毛又不能当饭吃,到时候卖又卖不掉,穿又穿不完。只能砸在自己手里了。”
“哈哈哈!”
刘炎笑的合不拢嘴道:“你的这个计划,朕采纳了。让朕在两国会谈的大会上穿羽绒服,不是不行。不过,朕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刘浩纳闷,帮这个便宜老子办事,他还有要求?
刘炎道:“朕穿的羽绒服,必须得是明黄色的。要不然传出去,成何体统?”
原来是这问题,刘浩不假思索道:“这没问题。”
皇帝穿明黄习惯了,这代表着天子的威严,两国大会穿羽绒服没问题,当然也得穿明黄色的羽绒服。
商量往后,刘炎脱掉羽绒服,换上狐嗉大衣,耸了耸肩:“别说羽绒服穿久了,这狐嗉大衣穿在身上,也觉得冷飕飕的。”
高洪和赵山河都笑了。
刘浩亲自送他们出府。
有了朝廷背书,刘浩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收购鸭毛,并且花费五万两银子,收购了京都最大的一家纺织作坊。
这纺织作坊原本有上千名员工,专门进行平民服装的制造,之前还是加工羊毛衫的工厂,不过因为羊毛断供的原因,作坊近乎快倒闭。
刘浩直接收购,改换生产线,全部开始生产羽绒服。
皇帝满心欢喜地回了宫,当即便叫来了户部尚书王朝宗还有几个户部主事,命他调查京都以及周边的鸭毛情况。
王朝宗是一头雾水,眼下大梁最着急的问题不是羊毛的问题吗?怎么陛下让他们开始搜集鸭毛的信息了?
实在是搞不懂。
王朝宗才刚刚出了养心殿,又被吴瑾以太子传召的名义叫到了宝华宫。
“王尚书,父皇叫你干什么?”
刘斌对于陛下的举动,是非常关心的,今天散了朝之后,父皇便和高洪还有赵山河微服出宫,跟着去的人汇报,他们都去了武王府邸。
而武王府邸又传来消息,说武王和陛下在王府讨论了一下午鸭毛的事情。
刘斌很是费解。
陛下微服出宫,跑到刘浩那就探讨了一下午鸭毛的事情?
这这么可能?
见陛下传召王朝宗,刘斌赶忙叫了过来。
“回太子殿下,陛下召臣等,是为了搜集京都已经周围鸭毛的情况,编辑成册。”
刘斌瞪大眼睛:“搜集鸭毛?”
又是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