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刘浩口中的《爱莲说》,才一百字出头,但里面却是金句频出。
整个现场的人,都完全震撼了。
如果说刚才刘浩的那篇《小池》不过是开胃小菜的话,那他的品荷之论《爱莲说》一出,瞬间将荷花完全升华了起来。
《小池》所写,全部的笔触都在写荷花之美。
而这品荷,却是阐述了荷花的精髓,以及拟人的傲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孔文韬低头沉思,连连诵着刘浩的这一句评语。
当时便被惊得体无完肤。
尤其是刘浩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实在是道出了莲花的精髓风骨。
以往他们看荷,只是觉得荷花好看,并未觉得荷花有如此桀骜,纯净的气质。
刘浩这《爱莲说》一出,瞬间让荷花都活了起来。
这一连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
而且也一下借物拟人,表明了他刘浩的高尚品质。
尤其是最后的点睛之笔,直接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砸向张子枫的头顶。
身为秦国书圣,张子枫如何不知道刘浩这其中的意思?
刘浩借物喻人,将自己比喻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
自己品德高尚。
那反过来说,他张子枫,宇文秀,魏涛,贾云道等北秦使团的文人,就是妖艳的牡丹,皆着大梁接风宴的空,挑衅大梁文坛,简直是就是肮脏不堪的小人!
和他刘浩无法对比。
一下子,整个现场肃然一片。
贾云道都完全惊住了。
所有人根本没有想到,那刘浩除了《小池》之外,居然还有一篇关于莲花的惊世之作。
而且这篇作品,极具讽刺之能事。
刘浩虽然没有直接开骂,但他称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自己的洁白的莲花,那谁是淤泥?
他的意思,明显是指所有秦国使团的人,都是淤泥。
一下子众人虽气,但却完全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纳兰鸿雁气得近乎捏碎了马奶酒的酒瓶,恼羞成怒,又无可奈何。
“怎么,纳兰姑娘觉得本王着《爱莲说》也是代笔的吗?”刘浩扭头看向有气无处发的纳兰鸿雁。
纳兰鸿雁脸色通红,刘浩这话明显是早就清楚,张子枫是她纳兰鸿雁指使的。
不过刘浩当着所有人的面,即兴点评荷花,这种做不了假了吧?
纳兰鸿雁也是无话可说。
最后刘浩的目光落在了贾云道的身上:“不知贾老,以为然否!”
“额。。。。。。”
贾云道脸色溪红,五十多岁的人,不由得拄着拐杖低下了头来,未发一言。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怒火中烧,却又不好发作!
右手举着的酒杯,几乎就要捏碎。
他在秦国办了多年文会,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人包揽同一主题的诗作前三名的情况,这个记录今天居然被大梁文人,刘浩给破了!
秦国文坛的脸,都丢尽了。
孔文韬看向贾云道,想看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刚才武王亲自手写,北秦使团有人说他代笔,现如今武王当着大家的面作出《爱莲说》来,这种没有谁代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