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今日刘浩载誉归来,自然要在太和殿议事。
“恭贺武王凯旋而归,为我大梁出了一口恶气。”
今日的刘浩,无疑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在一系列的繁文礼节之后,几个有良知的大臣,终于忍不住站出来,为刘浩说话了。
“武王以人质的身份,涅槃重生,在潼关一战,简直打出了我大梁上百年来的士气。”
“我等,为武王贺!”
大梁朝野,不乏许多原本就是忠于陛下,忠于朝廷的臣子,这个时候都表达了对武王的赞扬。
这让刘斌觉得颜面扫地,但却无法反驳,目光扫向了史弘。
“咳咳。”
为首的左丞相史弘,忽然不合时宜地咳嗽了两声。
站在史弘身后的刘斌一党,自然都有意会,一个身材矮小的官员,当即站了出来。
此人名叫周扬,是翰林院编修,领御史之职。
御史是朝廷的言官,可以随时向朝廷汇报官员的说所作所为,看哪个官员不顺眼,都能揪点名头出来说事。
这周扬也是刘斌一手提拔起来的,算得上是刘斌的忠实狗腿子,一张嘴乱咬人。
他举起笏板道:“几位同僚说得没错。武王在潼关风风火火,干了好大的功绩。不过诸位可曾想过,正是因为武王在潼关和北秦对抗,搞得我大梁全国上下,一块跟着提心吊胆了三个月。”
“朝廷还被北秦多次质问,说我大梁言而无信,明明是让武王前去北秦做和平使者,武王却在潼关掀起战争,致使大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是和平使者该干的事吗?”
一顶大帽子,直接扣在了刘浩的头上,甚至完全忽略了刘浩的功绩,和带来的影响。
直接带起了节奏来。
周扬此言一出,立马许多人开始帮腔,似乎找到了喷刘浩的借口。
“没错。武王明明是去北秦为人质的,却反叛北秦,掀起了更大的战争,致使我朝陷入言而无信的风波之中。”
“试问,往后哪个国家还敢如此和我大梁往来?”
“武王不顾后果,挑起两国仇恨,这是和平使者做得出来的事情吗?”
朝堂上,多人质问,一下把气氛搞得非常紧张,许多原本力挺刘浩的人,也都不敢说话了。
站在刘浩身后的王妙灵和李刚,也是一脸难色,不知刘浩面对这种质问,会如何应对。
刘浩先是呵呵一笑,随后看向了周扬。
“和平使者,周御史说得太好听了吧?本王不过是朝廷派过去的一个人质,够得上和平使者的称谓吗?”
刘浩本为人质前往北秦,说的好听点是和平使者,但其实就是一个替罪羊。
他如今打赢了北秦,这些朝廷就故意把他的身份抬高,说他枉顾了和平使者的职责?
简直是无中生有,没事找事。
“武王怎能这么说?”周扬第一个表示不同意:“朝廷派遣武王前往北秦,并没有把您当人质看待,是王爷自甘堕落,觉得自己是个人质而已。”
“即便王爷是个人质,但作为大梁的王爷,也应该担起和平使者的职责不是吗?如何反而掀起战争,致使两国仇恨加重,百姓民不聊生?”
“好一张利嘴。”王妙灵不由得一顿,面对周扬的炮轰,她自觉都无言反对。
“哈哈哈!”
刘浩却是哈哈一笑道:“周御史,你是眼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