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你猜的没错。”
刘浩嘴角挂起了一丝微笑。
“最近几天不是有许多潼关的粮商都将粮食运送到了北边的燕子坞卖么?咱们用这些马车,把人运送过去,总不会让人察觉吧?”
“而且民用马车过去,还能掩人耳目地把粮食全部给运回来。”
王伦瞪大了眼睛,佩服地竖起了拇指:“王爷这招,一举两得,高啊!这样只需要派遣一小队人去接应那些粮食,末将的五千人,便可突然袭击燕子坞了。”
“只不过。。。。。。”王伦想到了什么,又忧虑起来,直言不讳道:“我们五千人马倒是足够,只不过燕子坞乃沼泽之地,周围潮湿,咱们寻常火折子,还需要引火装置,这一来一回只怕得一炷香的功夫。”
“燕子坞的粮仓,肯定屯于秦军内部沼泽之地。咱们冲进去只怕还没来得及生火,就被他们围捕了。”
身为潼关人的王伦,对燕子坞实在是太了解了。
燕子坞周围乃是一片沼泽,气候常年湿润,不宜起火。
秦军之所以把粮草屯于燕子坞,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燕子坞的地利优势。
“你想的很仔细,这的确是个关键难点。”刘浩冲王伦认可地点了点头。
他生活的时代非常便利,取火只需要打火机按一下就行。
所以压根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取火难点。
“你身上有没有火折子?拿出来我看看。”
“是!”王伦连忙从兜里掏出了一个竹筒,递给刘浩:“王爷,您看看。”
这个时代,还没有纸张问世,传递信息大多都是竹简,没有纸张也就没有瞬间引燃火种的装置。
所以大家大多都还用着很粗糙的火折子取火。
这种火折子,还不是所有人都配拥有的,寻常人家家里,都只能用棉丝和石块取火。
刘浩接过火折子,仔细打量了一下。
王伦见他似乎看不明白,连忙叫了一个下人过来,当场为刘浩演示火折子取火的操作流程。
下人取来了一面嵌有棉花和蚕丝的干燥布匹,摆放在了桌面上。
王伦首先在灯下将棉布烤干,随后用火折子在棉布下使劲摩擦,但摩擦了许久都还没有着火,王伦加大力度,使劲摩擦。
最终火折子才吃力地引燃,期间棉布都快磨破了。
“王爷请看,这棉布和火折子都要达到一定热度之后,才能燃烧起来,而且成功的概率很敌,末将担心我们即便伪装成秦军运粮队突破燕子坞外围,进入粮仓,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引燃火种!”
火烧燕子坞,关键在于火。
如果用这种火折子去火烧燕子坞,只怕突发情况太多了。
刘浩盯着眼前的火折子,楞了许久。
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取火工具,还这么原始。
“这种火折子,怎么能去烧燕子坞?”刘浩夺过火折子,直接丢在地上,还踩了几脚。
“王爷。。。。。。王爷。。。。。。”王伦心疼的连忙去阻拦:“这可是我花了一两银子买的火折子。而且是当前最好用的火折子了。”
做山贼的,火折子那必须是随身之物,毕竟必要时,他是抢夺粮食或者财宝的利器,这个火折子,王伦当宝贝一般看待。
没想到王爷直接丢在地上拿脚踩?
“行了。”
刘浩拽起王伦道:“你先去按照本王将令,集结五千兵马,准备今晚行动。一会儿你再来县衙一趟,本王送你一个能瞬间生火的神器。助你一臂之力。”
“什么神器?”王伦瞪大眼睛,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