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但是人都得吃饭。
这些老百姓若是被逼的连口粮都没有,那他们可是不讲什么民族情怀,爱国大义的。
谁能给他们饭吃,他们就是谁的人。
相反,谁不让他们吃饭,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李刚和王伦听闻刘浩的分析,后怕不已。
李刚建议道:“王爷,不如我们出城高价收粮?”
“没有用。”
王妙灵摇头道:“潼关四周,除了南方属于大梁,其余三面都属于北秦,这些北秦的商人,是断然不会卖粮给我们的。至于南方,我父亲早就下令任何大梁粮商,不得给潼关恭迎粮食。”
“这些商人,没有必要冒着和朝廷对抗的风险,来赚我们的这点钱。”
这两天,王妙灵几乎都没怎么睡,到处派人了解周围情况。
如今北秦和大梁朝廷,早就合谋孤立武王。
刘浩缓缓落座回去,看向了王妙灵:“王姑娘,咱们还有多少军粮?”
王妙灵道:“我昨天盘点过,咱们合计还有不到两万旦粮食,目前可供一万两千将士,吃一个月。”
一旦粮食大概有一百斤,脱成米粒约八十斤左右,将士们都是体力劳动者,而且刘浩养军不惜一切代价,每个将士一天都要消耗两斤粮食。
不过粮食这东西,不宜囤放过久,王妙灵都是按照一个月的量购买粮食的。
刘浩想都没想道:“让出一万旦粮食,供应潼关百姓。”
“让出一万旦?!”
王伦登时站起身来道:“王爷,让出一半的粮食,咱们武王军就只有半月之粮了,这么做太危险了吧?”
军队无粮,别说打仗了,恐怕将士们都会心生异心。
这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李刚也赶紧劝谏道:“王爷,武王军是咱们的根基,咱们不能轻易动武王军的粮食啊。”
刘浩道:“咱们不是还有一个月的存粮么。拿出来一点,没事的。这些天本王会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王爷。”王妙灵拱手上前道:“就算咱们拿出一万旦的粮食供应老百姓,但也只能撑三天。这么做也并非长久之计。”
潼关城内有七八万老百姓,即便每个人每天只吃半斤米,一天的消耗也是数千旦,这一万旦粮食拿出去,根本不够老百姓吃的。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我要见王爷!”
正当刘浩低头为难时,县衙门口忽然响起了一阵吼叫声。
县衙门口的护卫,都拦不住门口的这些老百姓,一个个都快挤进来了。
“怎么回事?”刘浩脸色微变。
李刚连忙起身,前晚县衙门口维持秩序。
此时,几个新兵护卫小跑来到了正堂,匍匐跪在地上。
“王爷赎罪,实在是这些老百姓过于急躁,咱们根本拦不住,而且这些老百姓中,还有许多是咱们的父母。我们也不敢拦。”
刘浩起身道:“不敢拦,就让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