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顾天涯的这一手反击真是凌厉。
&esp;&esp;当布告的内容逐渐传播,仿佛一块巨石砸入水中,掀起千层浪,席卷新丸城。
&esp;&esp;无数高句丽人先是不肯置信,渐渐变成了心存迟疑,而随着迟疑不断发酵,慢慢就变成了半信半疑。
&esp;&esp;这时候顾天涯的后招再次施展,一环套一环的开始了强烈攻势。
&esp;&esp;又是一份布告再次贴出……
&esp;&esp;“安东督护府,敬告同胞书:同胞们,吾乃渊盖苏文,现有令人欣喜欲狂之事,让吾忍不住要告知大家。”
&esp;&esp;“众所周知,两月之前大唐曾与高句丽一战。在那一战之中无论汉人士卒还是高句丽士卒,他们在战场上尽皆表现的英勇无比。”
&esp;&esp;“而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厮杀,全都看在了幽云领主的眼中……”
&esp;&esp;“同胞们,我知道你们暂时不认可幽云领主,但是这一刻吾很想说,顾领主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esp;&esp;“就在刚才不久,领主向我下达了一个决定,他要修建一座巨碑,用来纪念战死的英烈。”
&esp;&esp;“也许你们会在心中冷笑,认为这是汉人想要彰显功绩。可是吾要告诉大家,这座巨碑也会刻上我们士卒的名字。”
&esp;&esp;“凡是在那场战争之中战死的士卒,不论他们的身份是汉人还是高句丽人,只要他在战场上表现的英勇,那么他的名字就有资格刻入巨碑。”
&esp;&esp;“同胞们,想不到吧?这就是顾领主的大度,他对于我们一视同仁啊……”
&esp;&esp;“但是我们高句丽人当初是怎么做的呢?”
&esp;&esp;“我们把隋朝汉人士卒的头颅剁下来,修筑成了用来耀武扬威的人头京观。”
&esp;&esp;“甚至这二十年以来,我们一直欺压沦落辽东的隋卒!”
&esp;&esp;“随意辱骂,动辄殴打!”
&esp;&esp;“到底有多少隋卒被折磨而死,恐怕已经成了历史悬案。”
&esp;&esp;“同胞们,惭不惭愧啊?”
&esp;&esp;“吾等当年之行径,宛如财狼之残暴,然而换来的并不是汉人报复,反而是顾领主的大度和宽容。”
&esp;&esp;“他要建立的这座纪念碑,将会是汉人士卒和我们士卒的英魂归处。从此哪怕百年千年,也会享受后人的香火。”
&esp;&esp;“惭愧啊,我渊盖苏文第一个心生惭愧。当初我们用汉人士卒的头颅铸造京观,现在汉人却以宽容之心给我们立碑。世上之事最怕对比,这份对比让人无地自容。”
&esp;&esp;“但是同时有一件事,我渊盖苏文要借着这份布告再次说明,巨碑乃是为了纪念英烈,新丸城主的名字不会被刻入其中……这个决定并非顾领主所下,而是我渊盖苏文的主动请求,之所以我会发出这份请求,是因为我愤恨新丸城主的背叛。”
&esp;&esp;“他在战场上摇尾乞怜,背叛了曾经的高句丽国,正是由于他的背叛,才让我们输掉了战争。”
&esp;&esp;“此等叛国狗贼,应该人人唾弃,他的名字不配刻入巨碑,因为巨碑乃是纪念英烈的地方。”
&esp;&esp;……
&esp;&esp;这第二份布告写的很长,并且语气像是聊天而不像布告,偏偏于是如此,越能打动高句丽民众的心。
&esp;&esp;汉人要给我们的战死士卒立碑!
&esp;&esp;但是不能容忍新丸城主的名字刻入其中!
&esp;&esp;那么也就是说,新丸城主真的曾经摇尾乞怜啊。
&esp;&esp;他的叛国行径连汉人都认为可耻,然而我们却把他当成高句丽的英雄……
&esp;&esp;甚至我们还暗地里,偷偷的,在家中给他立牌位,每天对着他的牌位流眼泪。
&esp;&esp;真可恨啊!
&esp;&esp;我们竟然纪念一个背叛的狗贼。
&esp;&esp;……
&esp;&esp;连续两份布告,一环扣着一环,城中的高句丽人先是憋屈,渐渐开始有人心中充满了愤怒。
&esp;&esp;终于有人承受不住,走出大街上仰天大吼,厉声骂道:“新丸城主,你该死啊!”
&esp;&esp;当这一声怒骂响起之时,顾天涯依旧站在督护府楼顶,他遥遥俯瞰城中的长街,望着越来越多的高句丽人走上街头。
&esp;&esp;有人在大吼。
&esp;&esp;有人在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