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
皇帝坐于书案之后,听着崔偃关于重建内阁的下一步计划。
屋里还有许多即将上任的学子,有世家子弟,也有不少寒门,崔乘风也在其中。
江焕立于书案一旁,微微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时不时的落在大门外方向。
待到了晌午时分,皇帝身边的常公公突然出去了一趟。
回来后,附耳在皇帝耳边说了什么。
皇帝听完冷笑一声,对常公公道:“来,说与诸位听听。”
常公公道:“今日下朝后,卓相带了四十随从去问天书院擒拿学子尹怀袖,在书院寻人未果,又堵到了尹怀袖家门前,捉了两个人就要押走,气势汹汹,咄咄逼人。”
“你们听听。”
皇帝闭上眼,似乎在强压着胸口的怒火。
“身为丞相,目无法纪,恃权仗势,视黎民如草芥!”
“是啊!”
众学子纷纷附和。
“不过是早朝时三殿下言语激进了些,那在朝堂之上政见不合时有生,本就是各抒己见!他下了朝居然还明晃晃的带人去报复?”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卓相根本就是以权谋私!”
“不敢动三殿下,就挑三殿下的同窗下手,真是小人行径!”
“什么不敢动三殿下啊,我看就卓相如此明目张胆的样子,恐怕日后根本不会把皇子放在眼里!”
“好了。”
崔偃沉声打住学子们不知天高地厚的议论声,轻缕胡须,疑惑开口:“卓相虽说在朝堂上强势,但在民间一向以亲民的形象示人。今日为何如此反常,带了这么多人大张旗鼓的去拿人?”
此言一出,站在他身后的崔乘风不由得紧张起来。
他想,他大概知道一些原因。
因为尹怀袖身上有把柄,又是江焕和李随意都非常在乎的人。
当然……也是对他非常重要的人。
若是拿住尹怀袖,确实能对他们三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时一直沉默的江焕也开口问常公公:“结果如何?卓相……抓到人了吗?”
“没有。”常公公摇头,“好在李家五公子及时赶到,拦下了。”
“李随意?”
皇帝重复了这个名字,想了想,突然哈哈一笑。
“好!不愧是李劲的儿子,够胆大,初生牛犊不怕虎!”
听到这个答案,江焕内心微微有些失落。
早朝散朝时,他就隐隐猜到卓枭要从尹怀袖身上下手了,他已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
只要卓枭把事情闹到父皇面前,他会把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并且诚挚求娶。
如今父皇想要建立内阁,少不了他的作用。
就算要罚他,也不会动真格。
他甚至连措辞都在心中反复斟酌了好几遍。
不过这样也好。
卓相没成功,他就少一个把柄。
思及此处,他又不自觉地看向崔乘风。
之前崔乘风帮他带来证人,查清楚五皇子遇刺案后,父皇问他想要什么奖赏。
他说想要先立业再成家,这样方能凸显男儿气魄,不叫盛国公看轻了这个女婿。
因为他说的义正言辞,又是要替父皇做事的人,父皇便答应了推迟赐婚。
虽然不是取消婚约,但好歹争取了时间。
只要没成婚,就有转圜的希望。
……
结束了议会后,崔乘风跟着崔偃一起回了府。
崔偃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从前旺盛。用过午饭后,就回屋午睡。
崔乘风和姐姐简单说了些朝堂上的事后,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想起今天常公公说的卓相带人去抓尹怀袖的事,虽是虚惊一场,没能被他得逞,但还是想着要做些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