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两大核心功法的突破,“迷踪分身步”和“绕指柔剑术”,经过这段时间的疯狂磨砺,也精进极快,距离圆满,已然不远。
感受着体内奔腾汹涌,远超从前的力量,以及层出不穷的克敌手段,许元心中那股因王镇远逃脱而始终存在的紧迫感,终于稍稍缓解了几分。
而此时,距离青州百工大会,只剩下最后三天。
整个清河郡的气氛,都因此变得肉眼可见地热烈起来。
大街小巷,茶馆酒肆,三教九流,谈论最多的,便是这场数年一度,汇聚了青州境内所有顶尖匠师的盛会。
许元来到将作坊,更是感受到了一股既紧张又兴奋的忙碌气息。
坊主周明亲自坐镇,反复检查着出行所需的各项物事,不厌其烦地向即将代表清河郡出征青州的匠师们,叮嘱着各种需要注意的细节。
这一次,清河郡将作坊经过层层选拔,一共派出了十位顶尖好手。
为首的,自然是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首席匠师莫长风。
以及,凭借将作考核中惊艳表现和修复三品“神州山水画”而声名鹊起的许元。
其余八位,也无一不是在各自擅长的木工领域浸淫多年,经验丰富、手艺老到的资深匠师。
周明神色郑重地交代,今年的百工大会,与往年相比,非同寻常。
往年,基本都只是由青州将作院主持考核,评定品阶。
但这一次,据说是因为朝廷要为陛下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观月台”,工部会直接派遣大员亲临青州观礼。
并且,会亲自参与到对优秀匠师的选拔之中!
这意味着,今年的百工大会,竞争将会是空前的激烈!
这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技艺比拼,更是一次真正能够让匠师鱼跃龙门,一步登天,获得朝廷认可与重用的天赐良机!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匠师们,除了许元之外,几乎人人眼神炙热,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能够被朝廷工部选中,参与到“观月台”这等浩大工程的建设之中,对于任何一个木匠而言,都将是其职业生涯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足以光宗耀祖,死而无憾的无上荣耀!
然而,许元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他最初学习木工,更多是为了谋生。
直到后来发现木工技艺竟然能与武道修炼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他对这门手艺才真正上心,将其放在了心里更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灵枢刻经》叩灵小成后领悟的“气机引脉”,让他隐隐感觉到,这所谓的将作之法,似乎远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条路,值得他继续深耕下去。
不过,他心里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大周皇帝的做法,倒是生出了几分好奇。
如今的大周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这位九五之尊不思励精图治,安邦定国之策,居然还有这等闲情逸致,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去给后宫宠妃打造什么观月台?
当真是昏聩到了极致,只想着当一天皇帝,便享乐一天么?
该交代的都已经交代完毕,周明也不再过多赘言,挥了挥手。
“都回去好生休息一晚,养足精神。”
“明日一早,我们一同出发,前往青州!”
“是,坊主!”众人齐声应诺,纷纷散去。
许元也起身告辞,离开了将作坊,回到了小院。
夜色渐深。
许元也没有休息。
来到院中,继续争分夺秒地修炼。
他拔出“碧水游龙”软剑,在清冷的月光下,沉心静气,一招一式地演练起“绕指柔剑术”。
剑光如水,时而轻柔缠绵,粘稠如丝,时而又迅疾如电,无孔不入。
碧色的剑丝在夜空中交织,仿佛一张无形而致命的罗网,悄然张开。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
将作坊门前,已经整齐地停靠了数辆装饰考究、内里宽敞舒适的豪华马车。
坊主周明亲自带队。
首席匠师莫长风、许元,以及其他八位技艺精湛的老匠师早已齐聚于此。
每个人都精神饱满,眼中带着期待与郑重,整装待发。
简单寒暄过后,一行十一人,依次登上了马车。
车轮缓缓滚动,碾过清晨的石板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朝着青州府,稳稳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