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静山仙的声音忽然变得低沉,";令祖阳寿已尽,诸位不必挂怀。
";
老丐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待缓过气时眼神已恢复浑浊:";大仙说老爷今晚戌时。
。
。
";
话未说完,内室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念东踉跄着冲进去,只见父亲伏在祖父床前,老人的手已经凉透。
后来听长工说,那晚守灵时曾见窗棂上有毛茸茸的影子一闪而过。
念东再去城南破庙寻找老丐,却只剩断壁残垣中几柱燃尽的香烛。
在那个蝉鸣聒噪的盛夏,阳光明晃晃地洒在村口老榆树上,村里来了个耍猴人。
他瘦巴巴的,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麻衣,牵着几只瘦猴,铜锣“哐哐”
一敲,便扯着嗓子喊:“老少爷们儿,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嘞!”
猴子们在地上翻跟头、钻火圈,逗得围观的孩子们笑声不断。
可谁能料到,变故突生。
一只机灵的小猴不知怎的挣断了脖子上细细的锁链,撒腿就往村后的深山狂奔。
耍猴人急得脸通红,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甩开膀子去追,村民们也跟着哄闹着追了好一段路,可那猴子眨眼间就没了踪影,只留下山林间“簌簌”
晃动的枝叶。
时光悠悠流转,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山民们在进山打柴、采药时,偶尔还能瞅见一抹灵动的影子在林间一闪而过。
那肯定是当年逃走的猴子,它行动快得像道黑色的闪电,只要稍有人影,“嗖”
的一下就没影了。
后来,这猴子胆子渐渐大了起来,时不时溜进村子,偷些果子、点心。
村民们听到院子里有动静,赶忙跑出去瞧,可每次只看到空荡荡的枝头,果子没了,点心也少了,却连猴子的正脸都瞧不见。
直到那天,村里的猎户李四去后山设陷阱。
刚走到半山腰,突然听到一阵“簌簌”
声,抬头一瞧,正是那只神出鬼没的猴子。
李四眼睛一亮,心里想着,今天非抓住你不可。
他猫着腰,轻手轻脚地跟了上去。
猴子像是察觉到了危险,撒腿就跑。
一人一猴在山林间你追我赶,最后追到了一片荒郊野外。
李四瞅准时机,拉弓搭箭,“嗖”
的一声,利箭直直地射向猴子。
猴子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没了动静。
可奇怪的是,这猴子死了竟还不知道自己死了。
它只觉得身体一下子变得轻飘飘的,像一片秋天的落叶,只要轻轻一使劲,就能飞出去百里远。
它懵懵懂懂地飘荡着,最后附在了河间府一位老人身上。
老人突然双眼一翻,声音都变了,尖声说道:“你若好好供奉我,我保你家财万贯!”
从那以后,它便自称静山仙,引得不少人前来求神问卜。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长沙,也出了件稀奇事。
有只猴子,脖颈上系着一条明晃晃的金链,经常大摇大摆地出入士大夫的府邸。
说来也怪,只要它一出现,那户人家保准有喜事临门。
有人给它投喂果品,它也不怯生,大大方方地接受。
大家都对这只猴子好奇极了,却没人知道它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又会去往何方。
村里有位年近九旬的老者,头发胡子全白了,他眯着眼回忆道:“我小时候还见过它链子上挂着块铜牌呢,上面刻着前朝藩王府的印记。”
这么看来,这也是一只得道的仙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