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点点头,眼眶有些红:“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大皇子的,你也要保重身体,快快准备好你的封后大典才是正经。”
言瑶佳轻轻拍了拍淑妃的手,柔声道:“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大皇子和大公主往后就多仰仗你费心照料,我知道你心善,定会视如己出。”
“你这封后大典可是国之大事,礼部那边准备得如何了?需不需要我帮忙,虽说贵妃典仪简单些,但我也能出份力。”
言瑶佳微微摇头,眼中满是感激:“礼部那边正在筹备,我看他们安排得还算妥当。你就先把大皇子和大公主的事处理好,这便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来到宫道岔口。
言瑶佳停下脚步,看着淑妃,认真地说:“那我便先去忙了,你若是有什么事,随时派人来找我。”
淑妃笑着目送言瑶佳离去。
深秋的紫禁城,落叶飘零,气氛凝重而压抑。
一队皇家侍卫,簇拥着两口棺椁,缓缓朝着宫门走去。
两口棺椁,一口厚重肃穆,里头安放着曾在后宫中明艳动人却香消玉殒的愉妃。
另一口单薄,装殓着那心怀不轨、妄图与梁王勾结挑起两国战火的乌金国使节。
皇上站在高台上,远远望着这送行的队伍,他身旁的王德福,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
“王德福,”皇上的声音低沉,仿若裹挟着秋风中的寒意:“这一路,务必保证棺椁安稳,不得有任何闪失。”
王德福连忙应道,声音微微颤:“咱家定当吩咐下去,让他们小心护送。”
送行的队伍缓缓出了宫门,踏上了前往乌金国的漫漫长路。
乌金国的边境,乌金国王子早已率领一众大臣等候多时。
当他看到那两口棺椁时,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这是何意?”王子紧盯着前来的使者,语气冰冷。
“王子殿下,此乃我朝皇上之意。愉妃娘娘香魂归西,皇上念及两国情谊,特将娘娘棺椁送回故土。至于这另一口棺椁,其中所装之人,想必王子殿下心中有数。贵国使节妄图与我朝叛逆勾结,挑起战火,其心可诛。皇上宽宏大量,不追究乌金国责任,只将此人尸体归还,望乌金国能引以为戒,莫要再行此等破坏两国和平之事。”
王子的拳头紧握,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挥了挥手,示意手下将棺椁接下。
“转告你们皇上,本王子定会将此事告知父王。乌金国与大楚,向来交好,此次之事,实属误会。”王子说道,声音中听不出情绪。
护送的皇家侍卫拱手回道:“我国皇上仁慈,只希望乌金国日后莫要再生异心,否则——”他顿了顿,眼中杀机毕露:“我大周绝不会姑息!”
王子的瞳孔猛然收缩,他抿了抿唇,眼底闪过一抹狠戾:“不送,请便。”
初冬时节,瑞雪初霁,都城被皑皑白雪温柔包裹。
琉璃瓦上的积雪在日光映照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与城中四处飘扬的明黄缎带相互映衬,处处弥漫着庄重又喜庆的氛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今日,便是言瑶佳的封后大典,这是整个都城最为盛大的庆典,都城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天还未亮,礼部官员与太监宫女们便已忙碌起来。
太和殿前,汉白玉的台阶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两侧的铜狮威风凛凛,口中含着的铜球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光。
朱红色的宫墙之上,张贴着硕大的金色喜字,长长的红绸从屋檐垂下,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卯时三刻,随着司礼太监一声高亢激昂的“吉时已到——”,封后大典正式拉开帷幕。
身着华丽朝服的皇上,头戴十二旒冕旒,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缓缓走上太和殿的台阶。
每一步落下,都似在丈量着江山的厚重。
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旗帜猎猎飘扬,甲胄熠熠生辉。
与此同时,昭阳宫外,言瑶佳身着凤冠霞帔,端坐在凤舆之上。
凤冠上的珍珠宝石璀璨夺目,每一颗都精心镶嵌,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霞帔绣着五彩凤凰,栩栩如生,似要展翅高飞。
她的面容娇艳灵动,神色平静却难掩眼中的激动与喜悦。
“起驾——”随着一声令下,凤舆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朝着太和殿行进。
一路上,南夏和季泠花锦几个大宫女走在最前面,宫女太监们手持宫灯,低头随行,队伍整齐有序。
所经之处,宫娥们纷纷跪地行礼,口中高呼:“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整个皇宫。
当凤舆抵达太和殿时,皇上已在殿内等候。
言瑶佳在女官的搀扶下,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台阶,进入殿内。
她缓缓跪在皇上面前,行三跪九叩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