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张矿长主动造访三分站与刘大庆探讨收费事宜。
“大庆,你这儿修理分站收费标准是什么呢?帮我们修了这么多设备居然连张票都没有送来!哎呀呀,你年纪轻,还是太谦虚了!”
刘大庆听得出愣住了: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腼腆了?
“张先生,不瞒你说,我一直忙着处理设备维修的事儿,真的把这个给忘了!”
“看看,你们来自都那边就是专心于工作嘛。”张矿长语重心长地说:“大庆啊,这是件好事,可你是站长啦!仅仅关注现场是不够的,内务管理也得抓紧。
要是早就建立起财务部门,这些琐事还需要您操心吗?对吧?”
“嗯,还真是这么回事。”
张矿长又诚恳地问道:“那有没有合适人选呢?如果没有,我可以给您推荐几位哦。”
张矿长介绍了自己的表妹。
眼下工作机会难得,在观察期,二分站属于上级单位怕引起误会没人联系过刘大庆,他也留意着动静察觉可能是大家顾虑过重。
为了尝试寻找契机才亲自拜访沟通。
实际上张矿长确实提供了巨大支持。
若非他的协助,刘大庆也无法这么快组建三分站。
安插一位亲戚进去简直是小事一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成立财会组光一个人肯定不行。
刘大庆于是询问能不能同时邀请林芳芳加入。
对于张矿长来说这有些棘手,毕竟林家当下处于特殊情况,如果贸然调动她当出纳容易招致困扰甚至牵连到相关人员。
两人深思许久默然无言。
突然刘大庆灵机一动建议办一家劳动农场。
“大哥,我们之前在北京修理站负责养家禽用作奖励送给废弃物资提供者。
只要达到一定数量就会送些禽畜。
而且这是我们有据文件规定的。”
听到有正式文件张矿长顿时放心了。
“哪里来的文件?”
“市西城区政府下。”
级别足够,在县域内推广完全没有障碍。
这里草场资源丰富完全符合条件。
以前矿上打算利用这片山岭建造牧场只是未能获得批准。
“山上能做什么养殖?”
什么不能养?山坡适配放马牛羊等,哪怕最差鸡鸭也能生存唯一问题是水源相对匮乏
"那不是一座秃山?"刘大庆担忧起来
"哈哈,哪来秃山?水短缺是暂时困难,但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刘大庆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到其实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克服例如安装水泵。
因此二人迅制定方案随后向上级提出人员招聘需求并很快得到了认可。
最终确定新增二十八名员工加上原有共计三十二人其中二十个归属县级管理留下的几个分配则多由各矿领导家属占用。
至此行政框架大致建立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