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疯啦!城头多危险——"
林巧儿掰开王婶的手,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嫂子,那是我男人和闺女…"
这句话像块石头砸进水面,周围的嘈杂声突然安静了一瞬。
王婶张了张嘴,最终红着眼眶松开了手。
张二爷正拄着拐杖走在队伍中间,突然现人流停了下来。
他眯起昏花的老眼往前看,正好看见林巧儿逆着人流向东走去的身影。
"那是若愚家的?"
身旁的老伙计们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顿时明白了什么。
这几个从青山镇逃出来的老人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
"不走了…"
张二爷突然道。
"啥?"
"我说,不走了…"
老人把拐杖重重插进雪地里,转身面向龙尾关。
"小愚做的太多了,不能留他一个人…"
几个老兄弟愣了片刻,突然都笑了。
李老歪把肩上扛的包袱一扔:"早该如此!老子这把老骨头,跑也跑不动了…"
"回去帮忙!"
"死也得死在家门口!"
这群平均年龄过六十岁的老人,竟一个个调转方向,跟着林巧儿往回走。
他们走得并不快,腿脚不便的互相搀扶,气喘吁吁的就歇两步再走,但没一个人回头。
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感染,越来越多的人停下了西逃的脚步。
一个背着孩子的年轻妇人突然离开队伍:"我男人还在城墙上搬物资"
接着是断了条胳膊的守军士兵:"我的弟兄们"
然后是教书先生、货郎、甚至几个半大孩子
起初只是三三两两,后来变成十几人、几十人…
最终形成了一支特殊的"归乡队伍"。
他们中有白苍苍的老者,有伤痕累累的士兵。
所有人都沉默地向着龙尾关走去,脚步沉重却坚定。
"你们疯了吗?回去送死?"
还有人试图阻拦。
张二爷头也不回地摆摆手,开口道:
"年轻人赶紧逃吧,我们这些老家伙"
望着越来越近的城墙,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
"落叶总要归根啊…"
那里,离家近些。
当林巧儿爬上城墙时,章若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巧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