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这种“jupscare”多次出现,让许玫一遍又一遍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坐在工位上,许玫拿出手机,熟练地按了一个电话号码,如以往很多次那样,她盯着电话号码,无言。
这是她前任的电话。
有很多时候,许玫都想给对方打电话,谴责对方给她带来的麻烦。
但许玫并不擅长骂人,她怕对方气势太厉害,反而把占理的她给骂哭,她实在是太怂。
更重要的是,对方的话语清晰回荡在她的耳边,她怕自己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很快直接跑到她跟前。
不知为何,她觉得对方做得出来这种事。
因而,每次的结果都一样,许玫千百般纠结,最后无事发生。
电话号码的主人对此一无所知。
找个借口推掉已经答应的事不是许玫的性格,何况,此次课题组成员一起看电影还是许玫组的局。
许玫忍着不适情绪,先在网上搜《绿玫瑰》这部电影的相关提示以及购票信息。
电影属性被归于文艺片。
对于文艺片,电影制作方一般都是奔着拿奖去的,基本上没考虑过挣钱,对于宣发并不上心,影院也知道通常情况下,文艺片挣不了钱,因而,大多数时候,文艺片在影院的排片数量并不多,尤其是国外的文艺片,能在国内公映就是个奇迹。
然而,这次的《绿玫瑰》却相当反常。
许玫在网上搜到了有关它非常多的宣传,宣传词写得天花乱坠,诸如——
“绝对不能错过这部德语片!”
“提前预定我的年度1!”
“这部德语片简直就是神仙阵容!”
……
总之,就是卯足了劲吸引用户走进电影院观看。
许玫在软件上查询这部电影的排片量,发现和正在热映的商业片差不多,且时间都比较“阳间”,并非如寻常文艺片那样被可怜兮兮地排在凌晨或是饭点。
宣传加上排片说得上是大手笔,出手阔绰,但德语原音以及文艺片的属性注定这部电影的票房上限很低。
“这电影真的不担心亏到底裤都不剩吗?”
许玫的同门佳佳发出感慨,她和许玫一样,也在搜《绿玫瑰》的相关信息。
佳佳继续道:“我倒要看看是哪些冤大头投资的这部电影。”
许玫等人最终选定周五晚八点的场次去看电影。
观影席很空,除了他们之外就没见到别人,直到电影开始也没见到有其他观众。
“我去,我们居然包场了!”
课题组的同学们兴奋起来。
大家积极地挑选着座位。